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

三峽老街

Rollei 35S
三峽,是因為該地為三峽,橫溪,大漢溪三溪匯流之地,而得名,其舊稱為三角湧。過去三峽因為水路交利,是茶、樟腦、木材和煤的集散地,但在河道淤淺,河上又建了三峽橋之後,原來的重要渡口功能完全被陸運所取代,如今的三峽再也不復當年的繁榮與風采。
三峽
橋的建立,其實代表了三峽的落沒。

三峽老街民權街原名三角湧街,是三峽早期的市集中心。今天所見到兩旁 的建築,大都是建於日據時期以後,主要就是當年日本殖民政府的都市計畫執行的成果,原本台灣的傳統建築型態並不是這樣的。清末臺灣除了一些築城的規制之外,清政府並未有法 令限制建築築物的型態、衛生要求及都市計畫,農業社會需求產生了人畜共處的現象,台灣傳統土角建築開口小且陰 溼,因此日人來臺之後,認為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現象,生活在這種不衛生的建築物之中,所以開始著手制定一系列家屋建築及都市計畫的相關法規。日據初期殖民政府訂有「台北縣家屋建築規則」(1896年橋口文藏制定),以及「台灣家屋建築規則」(1900年),規定將傳統的台灣街道拉直拓寬,並規定商店鄰街的一面必須做洋化裝飾,也就是仿「巴洛克式」牌樓立面,從而造成了如今保留下來的三峽中、日、西合壁的風格。
三峽
牌樓是當年大戶人家建築爭豔的重點

從今天的眼光來看當年日本人的都市計畫,可以發現是很嚴謹且觀念先進的。比對今天台灣都市景觀的亂象,違章建築林立,就可知道我們現在營建署真的該打屁股,讓台灣的街道成了這付德性。不過這也是我們的悲哀,因為就算是日本人的都市計畫其實也是外來的,因為嚴刑峻法,所以大家不得不遵行,因為國民政府不管,老百姓就固態復萌,又把房子蓋成了四不像了。政府沒有文化的觀念,那建立的城市不是如同大型監獄翻版,就是成為亂葬崗的型態,我們現在還能看到當年留下老街,可我們的後人將看到的是什麼樣子的台灣呢?
F1000011
F1000008
清水祖師廟是三峽的重要地標,來到三峽就不能不提到清水祖師廟,清水祖師廟初創於乾隆三十四年,因大地震毀壞,清道光十三年重建,但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將台灣 割讓給日本,但三峽居民不願被統治,以廟為基地抗日,結果倒致廟堂遭日軍燒毀,直到光緒廿五年才再度重建。 第三次是民國36年由當地畫壇藝術家李梅樹主持重建,所以廟中每一細部都極盡雕琢之能事,藝術的成就反而超越了清水祖師廟在宗教上的地位了。

三峽老街很適合徒步旅遊的,每一個小弄、每一個轉彎,往往都有令人驚喜的發現,曾經的風華也讓這裡比別處多了一些人文的情懷,連在最不可能的角落都讓我見到了三峽與眾不同的一面。阿男我是老車的愛好者,在三峽居然也讓我看到了一部原汁原味的古董計程車,文化看來還是要有環境才會生長的。
三峽
古董計程計,還在執業的喔!
三峽
不過三峽終究是老了,就像這位一人獨坐的老太太,再多的觀光客也喚不回她逝去的青春歲月,了,拄著柺杖的她是三峽興與衰的最佳見證。

沒有留言: